日本的区域经济周期和增长特征

大津圭介博士

作者稻叶政和大津圭佑,讨论论文KDPE 17052017年3月。

非技术总结

本文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日本地级市生产、收入和支出数据的数据集,并分析日本区域增长和经济周期特征。47个县被单独分析,也被分为10个区域组;北海道、东北、关东、中部、近畿、中部、四国、九州和冲绳。

我们的数据集基于内阁府经济与社会研究所(ESRI)的国民核算体系(SNA)。根据支出数据,我们构建了1955-2008年期间以2000日元为单位的县人均GDP、私人消费、私人投资、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的系列。根据收入数据,我们构建了1975-2008年期间各县劳动收入占比和折旧率的序列。我们根据ESRI县私人资本存量数据、私营和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数据以及SNA投资和折旧数据,以2000日元为单位构建了1975-2008年期间的县净资本存量系列。我们从经济、贸易和工业研究所(RIETI) R-JIP数据库和SNA就业数据中构建了1975-2008年期间的县总工作时间序列。最后,我们利用地级产出、净资本存量和总工作时间序列,结合地级平均劳动收入占比,构建了地级全要素生产率(TFP)序列。

在区域增长方面,我们发现在1955-2008年期间,人均收入最低的东北地区和冲绳地区增长最快。这是区域趋同的证据,贫困地区比富裕地区增长更快,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,所有地区的收入水平都会趋同到相似的水平。我们使用Barro(1991)引入的框架正式测试了这一点,并发现1955-2008年期间日本县一级存在收敛。石油危机后1975-2008年期间的趋同不太明显,但在控制了TFP水平差距、人口增长率、私人投资率和TFP增长率等地域性特征后,我们仍然发现了区域趋同。

在经济周期方面,我们以1975-2008年石油危机后时期为研究对象,发现人均产出的双边相关性受到产业结构距离和相似度的负向影响,而受到两者总产出规模的正向影响。我们进一步证明,在总共1081对中的847对中,产出的双边相关性高于消费的双边相关性。在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文献中,这种现象经常被记录下来,这是令人费解的,因为地方政府应该希望通过相互借贷来畅通消费路径,以应对收入冲击。我们将消费风险分担分解为3个步骤:i)通过资本市场反映收入风险分担的州际净要素支付,ii)在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反映收入风险分担的州际政府转移,iii)通过金融市场反映家庭消费风险分担。结果表明,消费风险分担的最大贡献者是政府转移,这表明金融市场不完善可能是导致消费低跨州相关性的原因。

你可以下载完整的论文在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