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节剧放映及讨论,3月5日下午4-7点,凯恩斯研讨会6室

Sarah发布

欢迎大家参加本学期的第五场放映和讨论会,时间是3月5日下午4点到7点,地点是凯恩斯6号研讨室。

我们将进行筛选黑天鹅(Darren Aronofsky, 2010, 108分钟)。

黑天鹅

Ann-Marie非常友好地提供了以下介绍:

据说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费奥多尔·陀思妥耶夫斯基1846年的小说.在书中,一个男人遇到自己的替身就会发疯,就像黑天鹅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,这个双重角色与原来的自我截然相反。

这部电影围绕柴可夫斯基精彩的芭蕾展开,天鹅湖.娜塔莉·波特曼同时扮演白天鹅和黑天鹅。她的表演(她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)聚焦于过度保护的母亲、工作的巨大压力、性取向的困惑,或许还有对前任(薇诺娜·赖德饰)短暂职业生涯的承认,让她慢慢陷入疯狂。其实不难看出关于夏娃的一切(1950)贯穿整部电影,特别是如果我们考虑到年轻/漂亮/有才华的演员的恐惧和偏执。演艺圈是有保质期的,这一点在这部电影中的女性们非常清楚。

选择这部电影有很多原因,但最重要的是关于二重身的想法。二重身是一个活着的人的超自然的双重。二重身被认为是邪恶和不吉利的,通常被视为死亡的预兆。也许在这部电影中使用替身最吸引人的是身份的概念,无论是隐藏的还是最终失去的,这一点可以在我们的会面中进一步扩展。

潜在的讨论点:

音乐的运用,尤其是在波特曼饰演的角色妮娜身上。

隐藏的身份及其与情节剧的联系。

虚构自我的延伸和/或自我的消解。

两极对立的双重性及其对叙事整体的重要性,尤其是情节剧。

最后,舞蹈和动作作为一种性格的表达。这不禁让人想起维多利亚时代情节剧的大斗篷。简单地说,我们把什么样的运动和什么样的人物联系起来?这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感知并增加情节模式的?反派们是否倾向于过度移动,我们如何在我们的文化中解释这一点?

如果可以,一定要加入我们。

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说的链接:http://fiction.eserver.org/novels/the_double.html